2022年新老品牌交替现象加速
为什么口腔护理突然成了资本新宠?在艾媒咨询CEO来看,中国消费者对口腔日常护理专业性的追求,以及国货品牌技术能力的提升,都在不断深化该领域的价值。“据我们研究,大约到2022年下半年,口腔护理产品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国内口腔健康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就能吸引许多重量级玩家,但这并没有影响新锐品牌的蜂拥而入。
上世纪,高露洁、佳洁士等第一批牙膏品牌开始进入中国。2010年开始,一批国产品牌兴起,如云南白药、黑人、舒客等。如今,在牙膏市场被外资品牌与国货老品牌占领之时,众多新锐品牌正在这个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不过,牙膏、牙刷等传统品类市场份额大体固定,因为市场已经十分饱和,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短时间内很难颠覆。而更多新兴的口腔护理细分领域,还有大量市场空白。新锐品牌大多把新兴口腔护理品类当做切入点,避开与传统巨头的正面冲突。
电动牙刷市场是是近几年才开始疯狂增长的,外资品牌飞利浦、欧乐B、松下等在电动牙刷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但知名度高的国产品牌却很少。Usmile等新锐品牌也看准了这一市场机遇,迅速入局。
而漱口水更是一个刚开始快速上升的市场,尽管已经有外资巨头李施德林等占据头部位置,也仍旧出现了BOP等新锐品牌的身影。
从电动牙刷、漱口水,到口腔清新喷雾、爆珠等新品类,成为国产新锐品牌突围的关键。
除了抓准品类,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后面推了这些新锐品牌一把。漱口水品牌贝医生成立于2016年;主打漱口水、牙膏产品的新消费品牌参半和冰泉分别成立于2018年和2019年。近期传出上市消息的薇美姿旗下口腔护理品牌舒客,也是2014年才创立的。这批新品牌都踩在了一个消费拐点上。
可以看到的是,2015年以后,随着国人对牙齿健康和美容的需求逐渐苏醒,尤其是年轻人对牙齿美容的需求空前高涨,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根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有超过90%的居民接受过口腔服务或者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更重要的是有43.56%接受过口腔美容类消费。
新锐品牌找到一个切入点后,利用品牌效应扩张更多产品线、业务线。无论是主打牙膏,还是电动牙刷,都可以带动口腔护理相关产品的销售。
口腔健康领域的头部品牌的利润也相当可观。从薇美姿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虽然2019-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16.62亿元、16.16亿元,呈现下降状态。但同期,薇美姿的净利润数据为5049.4万元和2.11亿元,毛利率则分别为53.8%和58.1%。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品牌发展潜力较大,也吸引了头部资本进入口腔护理领域。2021年是这一赛道融资高峰。根据企查查,仅2021年,参半就完成了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梅花创投、字节跳动、华兴资本、创新工厂等。同年,BOP、冰泉也分别进行了两轮融资。
以如此成绩,口腔护理赛道也晋升为新消费下半场最值得关注的赛道之一。
新消费品牌想要红,概念不能少。
顺应年轻人“颜值至上”的观念,这也要求品牌需要通过产品包装的颜值来吸引眼球。相比之下,高露洁、佳洁士等品牌虽然在年轻化上作出许多努力,但是在包装还是比较遵循传统。
不过,想要进一步出圈,这些新锐品牌也离不开重金营销模式。与明星合作,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与中腰部网红合作,对热门社交媒体进行大量内容覆盖。
不过,在线下新锐品牌也在根据场景开辟更多新兴销售渠道,比如进驻屈臣氏、丝芙兰、WOW Colour等美妆集合店合作。成立于2014年主打漱口水的品牌茶佳,在线下的主要销售渠道则是餐饮行业,在海底捞、黄记煌、东来顺等餐饮店售卖漱口水。
可见,新锐品牌们想要抓住“流量密码”,从包装、口味创新,到利用新兴社交媒体营销,再到开辟更多贴近年轻人的销售渠道,缺一不可。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未来口腔护理赛道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外资品牌与国产新锐品牌之间的竞争将继续进行。
新消费上半场,不少新锐品牌的发展轨迹,揭开了流量逻辑不可持续的一面。新兴流量渠道总有饱和之时,新品牌不仅要不停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也要深耕经营本身,打造核心竞争力。
颜值经济之外的另一个趋势是,口腔消费也在一步步升级,逐渐向精致消费、高端消费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并不仅仅体现在包装上,也在品质等多方面都需要达到精致的水准,这就需要品牌强化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