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胶原蛋白要火,还差多少火候?

胶原蛋白要火,还差多少火候?

  45 ℃   发稿日期:2023-02-01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毫无疑问,胶原蛋白正成为行业最热风口。

 

一边是资本高度聚焦。龙头企业巨子生物10月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胶原蛋白第一股;主打重组胶原蛋白的护肤品牌溯华,近期获得若羽臣数千万元战略投资;8月,江苏创健医疗获得近2亿元人民币融资,由资生堂资悦基金领投,华方资本、鼎晖百孚、华立医药跟投。

 

另一边是头部企业竞速赛跑。今年4月,华熙生物通过收购控股益而康生物;丸美也将于10月15日开启第二届重组胶原蛋白抗衰老论坛,发布产业规范化标准。

 

优品美妆联合实验室总经理杨继粮在接受美妆网采访时表示:“未来,继美容肽、麦角硫因、玻色因后,重组胶原蛋白类将拥有持续热度。”在成分、功效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多巨头押注重组胶原蛋白,似乎将指向一场行业新变革,甚至有声音表示,胶原蛋白或将成为下一个玻尿酸。

 

由此,资本与企业的强力加码下,行业是否迎来胶原蛋白黄金时代?谁又能率先抢占新高地?

 

胶原蛋白“差”在哪?

 

胶原蛋白不是新词。在广泛市场教育下,大众已深刻认知,皮肤衰老与胶原蛋白流失有关,但如何有效补充胶原蛋白,一直是行业亟待破解的迷题。

 

追溯前世,1958年,研究员Gross&Krik首次从新鲜牛小皮中提取出胶原蛋白,进而开启动物源胶原制备的持续研究与终端应用;1981年,第一支胶原蛋白植入剂ZydermI真皮注射剂(由95%Ⅰ型和5%Ⅲ型牛胶原蛋白并混悬于3%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中)经美国FDA批准上市;2005年,双美生物有效解决牛胶原蛋白局部高敏反应,研制出可溶性胶原蛋白并获得专利,并于2009年,开发出国内第一款获得NMPA(原CFDA)的胶原类皮肤注射剂。

 

目前,市场上的胶原蛋白可以大致分为天然与重组两种,又由两种不同的生产来源衍生出不同类型。

 

天然的动物源胶原蛋白尽管在酸提法、酶提法等技术下,拥有工艺成熟、胶原活性高的特点,但仍然避免不了免疫性与病毒性两大痛点。由此,依靠基因工程构建、发酵表达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其能够解决动物源安全隐患问题,改善亲水性、免疫排异性。

 

 

然而,高成本、周期长的重组制备技术,还无法将胶原蛋白量产的路径清晰化,如何从实验端走向大规模产业端应用,触及商业化拐点,依然存在鸿沟。

 

反观起步比胶原蛋白晚的玻尿酸,在华熙生物规模化量产下,每公斤成本已成功从上万元降至几十元,因此在医用敷料和轻医美场景应用中均呈现显著性领先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华熙生物在胶原蛋白领域已全线布局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动物源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肽)三大细分领域。

 

 

有业内人士向美妆网表示,60-90%纯度的重组胶原蛋白,价格在每公斤十几万以上,纯度100%胶原蛋白市场价格可能去到每公斤超百万元。“对于医美、高端冻干粉及次抛领域,这个价格还能接受,但是其它常规产品接受不了,可能以百万分之几的含量进行概念添加。”杨继粮向美妆网解释道。

 

除了价格贵,胶原蛋白类型众多,重组胶原蛋白纯度检测、功效验证方面行业内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误区,在存储等方面也要求较高,容易染菌等,对其商业化普及也有不利影响。

 

“国内市场产品迭代快,而胶原蛋白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品牌来说存在风险。市场一定有价格更便宜的原料,但不同厂商的重组胶原蛋白在技术工艺、检测验证、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差异,甚至不同批次的稳定性也会不同,对品质有要求的品牌需谨慎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向美妆网分析道。

 

群雄逐鹿重组赛道白热化

 

在合成生物浪潮下,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热度正越来越高。

 

根据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2021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1083亿元。期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在整个胶原蛋白产品中的渗透率由37.7%提升至62.3%,预计2022年-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2.4%,高于动物源胶原蛋白25.3%的增速。

 

 

显然,重组胶原蛋白正承载起行业对于胶原蛋白市场发展的巨大期许。尤其是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高效突破,正在为重组胶原蛋白攻坚克难注入巨大信心。

 

当然,在此赛道,离不开多位实力玩家的押注。

 

据了解,基于不同的基因编码技术方式,可以进一步将重组胶原蛋白分为重组类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以及重组人胶原蛋白,其中重组人胶原蛋白载体表达产率和生物活性最优,其次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2001年,老玩家巨子生物率先开启类人胶原蛋白研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招股书显示,其2021年产能达到10.9吨,是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大重组胶原蛋白产能的企业之一,公司还规划未来三年产能将超过200吨,对市场发展信心可见一斑。此番若上市成功,无疑会将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再度推向新高潮。

此外,头部玩家锦波生物则是致力于研发生产以大肠杆菌为表达体系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旗下薇旖美®人源化·胶原针是国内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个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目前其也在冲击北交所征途中。还有潜在玩家里,暨源生物同样在布局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

 

可见,群雄逐鹿下,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将在加速与扩张中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百花齐放对于也有利于行业竞争,筛选出更适合市场的、更优质的产品。

 

胶”月当空犹可期

 

美业进入功效时代,在挖掘与探索中,每一个走向C端的强功效成分,都能为一家品牌、企业带来向上蓬勃跃升的机遇。国际品牌正是通过成分深耕造就了强大的产品力,正如玻色因造就欧莱雅“黑绷带”,烟酰胺造就OLAY“小白瓶”,Pitera造就SK2“神仙水”,当然放眼国内,也有凭借玻尿酸成为千亿市值企业的华熙生物。

 

但总体而言,国内品牌对比国际品牌,在原料、技术等领域依然存在鸿沟。而胶原蛋白或将成为弯道超车的突破点。

 

 

巨子生物招股书显示,本土品牌于2009年开始重组胶原护肤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早于国际品牌。并且,相比国际品牌专注重组胶原蛋白医疗、生物应用领域,本土品牌更聚焦于广泛的下游应用,如在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及生物医用材料进行成功探索。

 

实际上,从国家政策层面,胶原蛋白行业已经得到诸多宏观性支持。例如在重组胶原蛋白标准化工作上,国家药监局过去两年内持续颁布相关法则,通过快速立项、快速制定标准通道,以创新监管思路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10月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简称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发布《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其中建议,胶原蛋白行业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源头上加强把关,重视胶原蛋白的标准制定和规范化应用,并呼吁行业企业、管理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共同重视我国胶原蛋白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并推广我国胶原蛋白知名品牌。

由此,政策激励、企业扩张、资本押注,可以预见胶原蛋白市场将在持续壮大中追赶玻尿酸布局,成为国内美业市场中又一张有力“王牌”。

 
中国个护网(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个人护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个人护理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